2015年公共卫生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习题及答案
【A型题】
1. 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是由下列哪一种细胞释放 ( )
A.巨噬细胞 B.单核细胞 C.肥大细胞 D.B细胞 E.中性粒细胞
2.介导I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最主要介质是( )
A.组胺 B.白三烯(LTs) C.肝素
D.腺苷酸环化酶 E.前列腺素
3.哪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εRⅠ ( )
A.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 B.中性粒细胞、肥大细胞
C.中心粒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 D.肥大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
E.嗜酸性粒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
4. 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( )
A.IgE B. IgD C. IgM D. IgA E. IgG
5.I型超敏反应可通过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( )
A.致敏淋巴细胞 B.患者的血清 C.特异性转移因子
D.生物活性介质 E.特异性IgE形成细胞
6. 关于Ⅳ超敏反应,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 ( )
A.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B .抗原注入后4小时达到反应高峰
C.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 D.能通过血清Ig被动转移
E.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
7.下列哪一种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 ( )
A.过敏性休克 B. 血清病 C.类风湿关节炎
D.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E.系统性红斑狼疮
8.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( )
A. 新生儿溶血症 B. 肺出血-肾炎综合征 C .血清病
D. 接触性皮炎 E. 过敏性哮喘
9.Ⅳ型超敏反应可经过下列哪一种成分被动转移 ( )
A.巨噬细胞 B.致敏淋巴细胞 C.血清Ig
D.血清补体 E.中性粒细胞
10.下列哪一种物质可以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( )
A. 细胞因子 B.单核吞噬细胞 C.补体
D.免疫球蛋白 E.免疫复合物
11.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( )
A.新生儿溶血症 B .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C.接触性皮炎
D.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E.输血反应
12.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( )
A.新生儿溶血症 B.系统性红斑狼疮 C.血清病
D.接触性皮炎 E.青霉素过敏性休克
13. 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( )
A.输血发硬 B.支气管哮喘 C.类风湿性关节炎
D.接触性皮炎 E.青霉素过敏性休克
14.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( )
A. Ⅰ、Ⅱ、Ⅳ型超敏反应 B.Ⅰ、Ⅱ、Ⅲ型超敏反应
C.Ⅰ、Ⅲ、Ⅳ型超敏反应 D.Ⅱ、Ⅲ、Ⅳ型超敏反应
E.Ⅱ、Ⅳ型超敏反应
15.预Rh血型不符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( )
A.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进行人工被动免疫
B.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
C.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球蛋白
D.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亲产生抗Rh抗体
E.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
16.脱敏治疗可用于 ( )
A.冷空气过敏 B.食物过敏 C.血清病
D.接触性皮炎 E.血清过敏性休克
17.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 ( )
A.组胺和白三烯 B.攻膜复合体 C.细胞毒性T细胞
D.细胞因子 E.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
18.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( )
A.Mφ直接吞噬靶细胞 B.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
C.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D.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
E.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
19.青霉素可以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 ( )
A. Ⅰ、Ⅱ型超敏反应 B.Ⅰ、Ⅱ、Ⅲ型超敏反应
C.Ⅱ、Ⅳ型超敏反应 D.Ⅰ、Ⅱ、Ⅲ、Ⅳ型超敏反应
E.Ⅰ、Ⅱ、Ⅳ型超敏反应
20.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 ( )
A.存在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B.大量IgE产生
C.补体水平升高 D.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
E.巨噬细胞功能亢进
21.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()
A.Th1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. 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
C.肥大细胞脱颗粒 D.IgE抗体大量产生
E.IC引起的补体活化
22.在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组织损伤中,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 ( )
A.Mφ B.血小板 C.淋巴细胞 D.中性粒细胞 E.NK细胞
23.下列哪一种因素与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发病无关 ( )
A. 大量淋巴细胞局部浸润 B.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
C.激活补体产生大量C3a、C5a D.大量IC形成
E. 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
24.能使胎儿Rh+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( )
A.IgM B.IgA C.IgD D.IgG E.IgE
25.下列哪一种物质与Ⅲ型超敏反应的炎症无关 ( )
A.蛋白水解酶 B.弹性纤维酶 C.IL-4
D.胶原酶 E.血管活性胺类物质
26.一般不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是 ( )
A.豕草花粉 B.油漆 C.化妆品 D.青霉素 E.结核菌素
27.下列哪一种物质与I型超敏反应无关 ()
A.组胺 B.备解素 C.激肽 D.白三烯 E.前列腺素
28.Ⅲ型超敏反应的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( )
A.巨噬细胞浸润 B.淋巴细胞浸润 C.嗜酸性粒细胞浸润
文章来源:《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xbyfzmyxzz.cn/zonghexinwen/2020/1008/333.html
上一篇:生物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
下一篇:招生季|欢迎报考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